1.林业的基本知识
林业常识 一、森林生态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 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 (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
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
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 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
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 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
。
2.林学类有哪些专业
林学类有林学类设林学、森林保护、林学(城市林业方向)、林学(森林防火方向)(只招国防生)四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林学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拓展资料
林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岗位工作。
林学专业就业岗位包括:景观设计师、林业技术员、GIS销售经理、技术支持、景观工程师、苗圃技术员、销售经理、林业工程师、苗木采购员、农业仪器销售助理、园艺 园林 景观设计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林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森林资源类,其中森林资源类共4个专业,林学专业在森林资源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9位。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6823位林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4249 元。林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广州。
3.农林有哪些专业
以下是福建农林大学09年招生专业介绍 具体的专业代码要看你本省的招生指南 可以到本省的高考招生阳光工程网站查看 作物科学学院 农学(本科) 培养扎实的农学方面特别是作物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作物栽培、良种培育、良种繁育、种子生产、烟草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普及、开发推广和农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管理、农林院校、农业科研、农业企业(如烟草公司、种子公司、农资公司)等相关部门就业,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科研教学、市场营销等工作。
农村区域发展(本科) 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推广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胜任计划与发展、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创新、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农业概论、管理学原理、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技能等。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推广、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情报管理与信息咨询、农副产品与农资产品的营销策划、报社与出版社、传播与教育以及科技开发与服务、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管理、农业技术、农业科研、农林院校、动植物检疫、环境保护、园林、农资等部门、公司和场站就业,从事植物病虫害科学治理、植物检疫等与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制药工程(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农药、兽药、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药业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与制药工程相关的产品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生物安全(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生产企业、海关、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国家安全部门、外贸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园艺学院 园艺(本科) 高年级学生可根据社会需要选择果蔬生产与营销、花卉与景观园艺(观赏园艺)和园艺生物技术等三个方向,并修读相关课程。 毕业生适宜在教育、农业、观光农业、园林、环保、商贸等部门就业,从事园艺规划设计、栽培、育种、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贸易、商检及园林绿化施工、绿地养护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茶学(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教育、农业、茶文化、食品工业、商贸、旅游业、经济管理等领域和部门就业,从事茶叶相关领域的科研、教育、生产加工、新产品开发、经济管理、质量检测、国内外贸易、茶文化经济等方面工作。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教育、农业、现代农业、商贸、旅游、经济管理等部门就业,从事现代设施农业及其相关专业的现代设施农业的科技推广、产业开发、设施农业工程设计与建造、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林学院 林学(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大中专院校、各级林业管理、林业勘察设计、林业科研、林产品贸易、海关植物检疫以及医药等部门就业,从事林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森林培育、经济林培育、新品种开发与利用、森林经营与规划设计、木材检查、林产品贸易、植物检疫、森林火灾案件调查、城市绿化等方面工作。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城乡规划管理、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城市建设等部门,从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城乡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以及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生态学(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人口管理、旅游、自然保护区等部门,从事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态监测与景观规划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本科) 培养掌握生物学、地理学、森林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利用、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林政管理与森林公安的基本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病虫害防治检疫、景区导游、旅游经营管理、林政与警务等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管理学原理、测量学、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树木生理学、森林旅游管理、森林外来有害生物控制、3S技术、森林游憩、资源规划设计原理等。 毕业生适宜在大中专院校、森林旅游、自然保护区、林政管理、森林公安等部门,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森林旅游管理、森林公园与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等工作。
统计学(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高校、科研机构、统计、农林业、金融、证券、保险等企事业单位工作,从事资源调查、统计分析、统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统计研究等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理科基地班(本科)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
毕业生适宜在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