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一专业知识点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名句

我们老师画的重点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萱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中国文学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歌谣神话与中国文学的起源歌谣 1.概念:从字义上看,“歌”与“谣” 曾是两种说唱形式 《诗经·魏风·园有桃》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汉《毛诗诂训传》) 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汉《韩诗章句》) 2.性质:歌谣属于民间文学,等同于民歌。

3.特点:话语的通俗性;内容的叙事性;传播的娱乐性。 4.意义:文学发生学看,文学创作源于民间、歌谣是文学最初始的形式。

5.歌谣的实存形式:最早《吕氏春秋》,还有《礼记》《山海经》《海南子》神话1.来源:“神话”一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英语myth 一词,来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人叫mythos,意思是叙述诸神的故事。

2.西方“神话”的三个特点:初始性;神性;真理性 3.中国通行的神话定义: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近现代的学者,把西方的myth概念拿过来,用“神”字与“话”字结合,把 中国的历史传说、神仙故事、志怪故事等等叫做“神话”。

4.深化实存形式:不是早期的文学形式到战国中后期才产生。 5.故事:伏羲女娲、盘古。

主要保存于《山海经》《山海经》(作者 年代 内容 意义) 1、年代:约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 2、评价:《山海经》在清代以前被认为是一部充满奇异故事的地理著作。

在“五四” 以后,被当作是中国神话的经典作品。《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怎样看待中国上古神话的散失演化(不发达论、低级论)˙神话历史化(删削与改造):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把天神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他的发展谱系。(黄帝四面、黄帝三百年)˙神话伦理化:神话在儒家手中被修改成合乎伦理的说教。

神化人物失去其本来面 目。(黄帝和蚩尤、蚩尤旗)˙神话仙话化(宗教化)(西王母的仙化)˙中国“神”的抽象性:中国的神是“无位格神”,西方人的神是“位格神”˙中国人生的世俗性:胡适和鲁迅观点第二章 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自然分期 殷、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三古说(袁行霈) ˙依据: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诗经(上古文学的经典) 1.《诗经》不仅是“诗”,且是“经”(永恒性和真理性)。

2.影响:中国历代的诗人都从《诗经》那里获得观念的启蒙和诗歌的灵感,并运用《诗 经》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表达自己。3.六义(或称“六诗”):《周礼》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六诗”4.雅颂体诗: ˙从形式上讲,“颂”是在宗庙祭祀等重大仪式上演奏的乐歌。

“颂”字的本义是祭祀的仪式,所以“颂”通“容”也就是祭祀的样子。 颂体诗是祭祀时歌颂先王丰功伟绩以赞美当朝统治者的赞美诗。

˙从形式上说:“雅”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种政治活动仪式上演奏的乐歌。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以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 焉。” 雅诗是道德教化之用。

˙“雅颂体”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创 作的核心,是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

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5.风体诗˙什么是风:“风,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风的物化之功就是“风化”。

˙“风体诗”的价值:“化下”; “刺上”。 ˙反映感情“温柔敦厚”“温柔敦厚”就是思想情感中正,不偏不倚。

˙性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学界普遍认为风体诗是民歌。 ˙语言:句式整齐,用词典雅。

风的性质是名歌还是贵族文学? 风体诗是反映统治阶层贵族生活和思想情感的诗,是周代政府官员通过搜集或创作献给天子的诗,以让天子了解各诸侯国的风气、风尚,并通过风气、风尚了解各诸侯国的治理情况,其作用在于劝谏天子,补察时政。从文学的价值追求上说,风体诗奠定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的文学创作理念。

风体诗队中国文学的影响:˙从表达方式上说,风体诗奠定了中国文学“比兴”的审美价值。˙从文学的价值追求上说,风体诗奠定了中国文学“言志载道”的文学创作理念˙风体诗影响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特征——现实(现世) 性。

˙中国文化的生命价值观,导致中国作家对社会现世生活的关注,对人生现世价值的赞 美。诗人们强烈关注社会事件和日常生活。

中国文学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具有一种 现实感悟的深刻性。6.《周南·关雎》——风之始(《诗经》第一首作用:中国古人认为这是一首教化人情感中正的诗 。

孔子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毛诗序》“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

3.大学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体常识 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赠序。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如袁枚的《祭妹文》。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选入教材的童话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杂记。

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民间故事。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

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内容上它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

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化式的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例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等。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赠序文:文体一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例如《送东阳马生序》。

这类文多为颂赞勉励之辞。 书说文:“书”指一般书信。

“说”指阐明事物、问题的义理文。把二者归为一类里,是因为“书”在内容上往往同“说”相同,辨析事物,解释义理,二者常常在叙述中表明观点、见解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例如《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答李翊书》、《报刘一丈书》等。 传状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诸如《苏武传》、《张衡传》、《海瑞传》等。

论辩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原……”、“…。

4.中国文学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说:;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下载:7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Doc123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说: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陈子昂对唐诗的发展所起的推进作用:1、复归风雅成为盛唐歌行即将到来的序曲;2、陈诗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有盛唐诗歌的风貌;3、其提倡风骨和寄兴,对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谈论杜甫诗歌“诗史”的性质;1、写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2、借记事以抒情,表达爱国忧民的精神;3、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1、其创作主要包括奏议文和刻石文;2、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3、其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度宏大;天问:1、屈原创作的奇特的诗歌;2、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象提出了107个问题;3、表现了诗人见识广博、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骈文:1、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2、骈文的特征是:对偶、用典、声律和词藻;盛唐边塞诗派:1、以高适、岺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群体;2、他们的诗主要以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3、他们的边塞诗写得雄壮美,有一种慷慨悲凉之美;唐传奇:1、唐代流行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2、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神话的性质:1、都是产生于史前远古时代;2、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3、表达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愿望;4、都幻想和想象的产物;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1、春秋到战国初期:语录体、篇幅简短、辞约义丰;2、战国中期:论辩体,长篇大论、说理畅达;3、战国末期:专题论文,论题集中,说理透辟;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1、内容充实丰满,多慷慨悲愤之气;2、艺术表现形象生动、音韵流畅、辞藻华美、对付工整;3、艺术风格华丽绮焕,雄健浑厚;简述陶渊明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1、心境的平和散淡;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心境自然平和;2、语言的平易质朴,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自然纯净之美;试论《史记》刻画人物的特点。

1、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2、特定环境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色3、出色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4、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战国策》1、记东周、西周和诸侯国之事,起于战国初年、终于秦灭六国;2、主要记录战国时期纵横策士的事迹和言行;3、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为现名《过秦论》1、西汉贾谊的政论散文的代表作;2、文章的核心是指出秦灭的原因是“仁义不施”;3、文章体现了贾谊散文铺排渲染,气盛情浓的特点;永明体:1、由南朝齐永明时期由诗人沈约、谢脁提倡的一种诗体;2、它是五言诗由格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比较严谨的近体诗的过渡阶段;3、永明体对诗歌的格律有严格要求,讲究四声的配合;武功体:1、晚唐诗人姚合的诗歌被称为武功体2、其代表作是五律组诗《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写山县的荒芜,官况的调敝,以个人生活的穷困,3、诗风清切峭拔;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1、写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具体表现为思乡怀人,闺思愁怨;2、写游子对生存态度的感觉,和对人生某些态度的思考;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1、生活艰难2、讽刺达官显贵3、厌倦战争;4、抒写爱情婚姻;简述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1、受到汉末到六朝品评人物的影响;2、士族子弟有意学习名士的言谈举止;3、文人文士以熟悉故事为学问;1、《诗经》诗的分类: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及其它;《诗经》的艺术成就:《离骚》的艺术成就:神话的性质:1、神话是幻想和想象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解释,是“神化”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表达了远古人类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征服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远古社会;中国神话的特征:1、中国神话始终围着的人的生存这一主题;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的昂扬的斗志、神异的力量和英雄气概;3、神话中都熔铸着浓烈的。

5.中国古代文学知识

第一编 先秦文学(36学时) 概况(1学时) 1、先秦文学的范围。

2、我国文学的开端;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神话是中华民族童年的百科全书,我国文学遗产的最早珍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作为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无论在文学表现的对象和手法上均有开创的意义。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散文的兴盛。

历史散文和 诸子散文佳作如林,名家辈出,为我国散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以《离骚》为代表的优秀诗篇,充满崇高的思想情操,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思考题:先秦文学的概况如何? 第一章 上古神话(2学时) 1、神话与神话的产生。神话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及思维能力有密切关系;神话产生的途径通常包括劳动生产和宗教活动两个方面。 2、神话的内容。

我国古代神话是非常丰富的,种类也十分齐全,诸如宇宙生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洪水神话,以及各种有关神格种类、习性、形态等描绘性神话,一应俱全。 3、神话的艺术及其民族特色。

上古神话是原始人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它用夸张幻想的手段表达原始人对自然、社会的理解和想象。我国神话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内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表现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追求,赞颂一往无前的献身行为,具有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艺术上色彩浓郁,富于幻想。

4、神话的意义和影响。 思考题:1、上古神话的内容及特征如何? 2、上古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周代诗歌与《诗经》(13学时) 1、古谣谚、咒语与周诗的形成。

在《诗经》之前,我国古代诗歌已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古谣谚及古咒语是早期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也是周代诗歌的前驱。周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大繁荣的时期,除《诗经》外,保留在《周易》、《左传》等书中的诗歌也为数不少,可与《诗经》相比勘。

2、《诗经》的体制与编纂。《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

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诗三百篇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东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

其中有的是民歌,也有一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创作,绝大部分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诗经》的收集整理,过去有种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献诗之说、采诗之诗及孔子删诗之说三种。

今人多以为《诗经》的汇集成编,大约是由朝廷及地方诸侯及乐师共同完成。《诗经》在先秦只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以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3、《诗经》分类概述。①周部族史诗;②政治讽刺诗;③赋役诗;④农事诗;⑤情诗;⑥杂事诗。

《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反映,周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情感均在《诗经》中有所印证。其中有的篇目展示了周人成长的历史;有的表现贵族、士大夫、小吏、百姓、甚至是奴隶对社会政治的忧虑或不满;有的表现贵族礼制生活及燕享酬酢、节日庆典;有的表现小国与小吏不堪驱使、抨击劳逸不均的社会现实;有的展现周人农业生产的情况;有的表现爱情与家庭婚姻的甜蜜或不幸;有的描写了周代妇女遭弃的社会问题;有的反映出家庭宗族及朋友的关系与友情。

总之,《诗经》多方面地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 4、《诗经》的艺术成就。

①《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及手法;②叙事、说理、抒情、写景、议论诸体兼备的艺术手段;③《诗经》的句式与章法;④《诗经》的语言艺术;⑤《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思考题:1、何为六义、四始、毛诗、四家诗、变风变雅? 2、《诗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4、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在《诗经》中有何具体体现?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5学时)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基础。

社会大变革;思想文化领域的新空气;社会发展对史书体例的新要求。 2、殷商至春秋时期的历史散文。

甲骨文、金文为古代散文体制的起源;《周易》为占卜之书,其中也表现了一定的历史内容;《尚书》为最早的记言体的史书;《春秋》是最早的编年体历史大事记。 3、《左传》。

《左传》的作者;《左传》的体例与内容;《左传》的艺术:《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它叙事注重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长于写战争,特别是城濮之战、鞌之战、肴之战、长勺之战,都记述得脉胳连贯,首尾完整而又变化多端,有声有色。《左传》尤其善于写行人辞令。

4、《国语》。《国语》的体例及内容;《国语》的艺术:《国语》的成就远不如《左传》,不过其中也有写得对话风趣、故事生动、人物性格刻划得较为细致的出色篇章。

5、《战国策》。《战国策》的体例;《战国策》的成书过程;《战国策》的内容与艺术:《战国策》所反映的是战国纵横家的思想,所刻划的策士形象活跃生动,书中对政客及策士的权谋、谲诈进行了客。

6.大学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体常识 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赠序。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如袁枚的《祭妹文》。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选入教材的童话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辩。“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杂记。

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民间故事。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

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内容上它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

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化式的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例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等。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赠序文:文体一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例如《送东阳马生序》。

这类文多为颂赞勉励之辞。 书说文:“书”指一般书信。

“说”指阐明事物、问题的义理文。把二者归为一类里,是因为“书”在内容上往往同“说”相同,辨析事物,解释义理,二者常常在叙述中表明观点、见解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例如《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答李翊书》、《报刘一丈书》等。 传状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诸如《苏武传》、《张衡传》、《海瑞传》等。

论辩文:是古代的一种论文文体。有“原……”、“……。

7.古代文学的考研要如何复习专业课

一、优先把重点内容搞定。

这个问题我们说过不止一遍了。经常有同学会把比较重要的、珍贵的资料放的好好的,打算要到基础阶段过去以后,自己能力上去了再把这些重要的资料拿出来看,比如历年真题。但是实际上,直到考前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复习得还很不到位,那按照之前的规划,这些最重要得资料永远都没有被拿出来的机会了。从而,我们也就错失了提高自己的最好机会。所以,请确保,最好的资料有被优先看的权利。

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含义。对我们古代文学专业的考试来说,不是所有的科目在考试中的地位是同等的。有的科目占到的分值会比较大,有的科目占到的分值则会比较小。一般而言,古代文学这门科目占到的分值都会相对较大,有些综合性的题目中,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可以不做外国文学或者文学理论的题目,而选择古代文学的题目来回答。再比如写作中,我们其实更多的是用到古代文学中学到的知识作为例子来使用,这样算下来,古代文学无疑是我们整个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请优先把古代文学的内容搞定。比如时间分配上,可以用60%甚至70%的时间来复习古代文学。

二、做到过一遍是一遍。

人往往有避难就易的倾向。对于自己不会的、不擅长的,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仔细分析和研究。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的,又觉得很简单。导致一种对自己复习状况的不合理评估。一会儿认为考研不过如此,其实很简单。一会儿又认为考研实在太难,自己怎么可能考得上。

这种习惯相信大家由来已久,高中时期应该就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所以带着这种习惯,你考上了不怎么如意的大学,现在,同样是面临考试,如果你还是保有同样的习惯而不愿意彻底改掉,那结果可想而知——又一次的落败。所以,对自己不会的、不擅长的、不懂的知识点,请务必多花些时间去看、去琢磨,不要怕难,经历过自己踏踏实实的思考而掌握得知识点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能力。以后在见到同样的知识点时,它将不再是拦路虎,而成为我们拉开与其他同学差距的制胜利器。

总结起来一句话:不会的多花点时间去看。这才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正确的方案。不要迁就自己的坏毛病,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水过地皮湿的复习状态,毛里毛躁的复习习惯,请一定随时注意。

三、敢于不断否定自己。

随着我们复习进度的不断深入,对整个课本体系、知识点结构,甚至单个知识点的看法,都会发生不自觉的认识上的变化。可能之前认为微不足道的知识点,到后面通过看真题,发现经常考到,那么就要赶紧调整复习方案了。再比如,一开始给自己制定的复习进度表,每天看一章,到后面发现,这样看下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过一遍,考前根本完不成我们所说的三到四轮复习,那就要适当加快进度了。

经常会有同学一开始信誓旦旦地给自己买来了厚厚的笔记本,打算踏踏实实复习,把重要的知识点做笔记,到后面发现,自己不过是在抄书,那这时候就面临选择了:继续做,还是不做,还是改变做的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复习中可能碰到的情况。

复习就是不断根据当前状况进行调整的过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永远不会出错的方法。

专业课复习方法如果掌握得当,可以有效地加快复习速度,取得非常好的复习效果。

古代文学史一专业知识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