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考化学老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有哪些
1. 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2. 各学段笔试内容
①幼儿园: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②小学: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③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科目一均为综合素质,科目二均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其中初中、高中科目三的考试的内容不一样)
3. 综合考试大纲化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科知识主要考核的方向罗列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初高中甚至大学里面的各部分化学知识,考核内容其实围绕着以下这几个部分展开考察的,分别是:初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常见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代表性的化学实验这几个部分进行考核的。
2.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应体现在那些方面
1、专业知识
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是化学教师的最基本素质。教师只有具备系统、夯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使教师不徜徉于“题海”,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知识的系统化直接决定了学生知识建构与形成的体例与系统,影响着学生思维形成的方式、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具有夯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方法化,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教育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意学习理论。新课程的发展是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实施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对教育理论实践和深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吸取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新理论、新成果。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综合知识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中学化学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强化“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渗透,强调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储备提出更高的发展性要求。
化学应是实用性的综合学科, 化学教师应具备综合的知识网络,才能使化学的科学性、实用性落到实处。初中化学教师的网络知识要求主要有:①了解化学科技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方法,对化学疑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②前后贯通的学科教育内容。从小学“科学”到高中“化学”,教师应深入研究,了解知识之间的依存关系。③必备的化学应用知识与实际知识。如生活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实验知识以及社区相关知识。④了解相关学科知识。⑤必要的人文知识。化学哲学、化学史、科学人文、历史、文学等。形成网络知识需要“杂览”,因此教师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为教师提出的高素质的要求。
3.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各项知识的含义
面对新课程体系及新课程理念,化学教师除了以往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以外,更应着重培养和提高以下几种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程需要,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用好教材。
拥有知识不等于就能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全面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为2个模块、选修为6个模块。
必修内容中的“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内容中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等模块则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建构内容体系,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可以说,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科学过程的训练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
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只有认真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才能由浅人深、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
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二、根据课程目标体系和教材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特点,依据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如“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模块的内容主要是讨论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较为抽象,而它又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并在理论分析及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模块,将化学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知识融于一体。
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传授,更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紧紧抓住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线索,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和探究氛围,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化学与健康”这一主题的教学,可先组织学生根据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收集整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各种必需的氨基酸。
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辩论会,以“食品与健康”为辩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阐述食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了解合理摄人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留意一些食品包装袋上注明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特别是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
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还可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探究实验,如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实验、抑酸剂化学成分的检验、加碘盐中含碘量的测定等实验。这些实验所需的药品及材料源自生活实际,且测定原理及操作过程也不复杂,学生易于进行,因而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选择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是化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组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三、增强探究意识,强化探究实验教学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中学化学中,演示实验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直观、生动地了解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在形象化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记忆,同时演示实验还可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演示实验固然重要,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强化学生探究意识,开展探究性实验更为重要。
探究,从广义上看,是人在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自发产生的一种探求其答案的欲望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思维与行为方式。它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既是求知的过程,又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新课程改革中也把促进学。
4.如何成为一个有化学学科底蕴的教师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合格履行教师职责,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
一、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必须大大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要能做到“多走一步,深人三分”。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造诣愈深,教学才愈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二、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教师在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素养。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其次,是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无所不想知。而且今天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许多新鲜知识,他们往往能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问题,使教师汗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健体,没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宽厚的文化底蕴是不行的。
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文化素养,述要有教育专业素养,具体如下。
1、敬业
作为教师,敬业是使其他素养成为可能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严格要求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①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这要求教师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对素质教育有全面的理解。
②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③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这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评价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状况,而不能仅凭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指标,但不应成为主要和唯一的标准;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衡量学生各项基础素质的发展状况。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能否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这是教师提高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自觉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必需的。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成功地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能力。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善于了解学生是完成教育工作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所必备的重要教育才能。经常了解和掌握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情况,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教师选择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并预见教育行为的后果。教师即使掌握了广博而深厚的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如果不注重对学生的研究,不注重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他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②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对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必须进行一番加工处理,通过加工处理使得知识既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③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经过教师加工设计过的各种方案,要使之实施并作用于学生,还必须经过一个传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这种传导和施加影响的能力,也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体现为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视科研的教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贯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一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分析文章的成败得失,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创作性活动,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就很难分析得人木三分、切中要害。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教师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的教育研究应本着改善实践的宗旨,着重于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研究,即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态、教师语言。
(1)教师的教态。教师教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处的状态,它是教师表情系统的综合体现。
具体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形体动作——站态、坐态、形态等,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系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句话均能对学生产生影响。
当学生在课上发言精彩的时候,你用赞许的眼神看他,则会起到表扬鼓励的作用;当学生因为胆怯不敢回答问题时,你用热切期待的眼神去看他,则会使他拾起勇气。有的老师也许会说,我怎么知道我的眼神是什么样的,俗话说的好,境由心生,你用怎样的感情来注视学生,你的眼神就蕴含着怎样的内涵。
美的教态能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对身心发展起积极作用。美的教态是爱的外在体现,感情交流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时,就会产生“爱的对流”,从而也会对给予他们这种感受的教师产生喜爱之情,“爱屋及乌”,就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从而努力学习。
(2)教师语言。教师语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虽然教学语言是以口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由于职业与专业的特性,对其有着特殊的要求。
① 语音和吐字要清晰;② 要说标准普通话; 。展开1、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态、教师语言。
(1)教师的教态。教师教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处的状态,它是教师表情系统的综合体现。
具体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形体动作——站态、坐态、形态等,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系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句话均能对学生产生影响。
当学生在课上发言精彩的时候,你用赞许的眼神看他,则会起到表扬鼓励的作用;当学生因为胆怯不敢回答问题时,你用热切期待的眼神去看他,则会使他拾起勇气。有的老师也许会说,我怎么知道我的眼神是什么样的,俗话说的好,境由心生,你用怎样的感情来注视学生,你的眼神就蕴含着怎样的内涵。
美的教态能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对身心发展起积极作用。美的教态是爱的外在体现,感情交流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时,就会产生“爱的对流”,从而也会对给予他们这种感受的教师产生喜爱之情,“爱屋及乌”,就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从而努力学习。
(2)教师语言。教师语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虽然教学语言是以口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由于职业与专业的特性,对其有着特殊的要求。
① 语音和吐字要清晰;② 要说标准普通话;③ 音量和语速要适宜;④ 语调要变换;⑤ 词汇要规范准确;⑥ 语句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教师的语言做到准确流畅、简洁清晰、音量适中、快慢有致、难易合度、针对性强,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化平淡为新奇,就能使学生爱听、乐听,高效省力地接受教育。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能提高质量,并减轻学生的负担。
2、内在素质则体现在:教师的个性品质、知识储备、板书设计。(1)教师的个性品质教师个性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
由此可见,教师要想掌握好一节课的课堂节奏,自己的个性品质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2)知识储备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的、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常见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学等领域的知识。
因此,科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要比其他教师更高。那么,科学教师的知识储备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科学教育素养有关的知识。
具体地说,科学教师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要有一定数量的、高于科学教材要求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还要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要想合理的调控课堂节奏,教师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仅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还要学习社会、人文、艺术、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更要通过沟通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
这些也是提高教学效能最雄厚基础和宝贵的财富。(3)板书设计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的功能在于它可以呈现学习的脉络,当学生开小差回来思维重新进入听课时,一看黑板就知道老师现在讲到什么地方了。板书的精心设计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的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通过自身的素质,能有效的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优美的语言、漂亮的板书、热情与幽默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有效调控课堂节奏的目的。
6.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在当今社会,教师的作用日渐凸显,教师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一代的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障碍。这对于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从而在教师岗位上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个人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及条件,对这一点我作了以下几个思考:
第一、必须具有丰富的化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巧,较强的动手能力。
第二、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一名教师专业能力再强,如果思想上有问题,责任感不强,不喜欢学生,甚至道德品质有问题,他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必须具有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懂得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能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四、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其它学科基础知识,化学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必须尽力扩宽其它基础知识的掌握面,以及了解其他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并能综合运用它们进行教学。
第五、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吸纳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并善于把这些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保持与时代同步。
第六、优秀教师必须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无论是教学理念的贯彻,还是教学方法的选用都必须与实际需要相吻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只有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不断的探索,大胆的创新,才能不断找出合符实际需要的东西,以满足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
第七、必须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位爱学、善学的人,只有终身坚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保持与时代同步,不至于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只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