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地出稳楼市新政!年内已有百余城出台调控政策超300次

6月26日,江苏连云港发布稳楼市新政,提出9条措施,包括降低首套公积金首付至20%、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继续发放购房补贴、落实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等。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百余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其中济南、长沙、厦门等十余城对限购政策进行放松,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如杭州已多次出台政策优化限购措施。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从公积金等方面持续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优化,多孩家庭、人才、职住平衡产业人群等是核心城市政策支持的侧重点。

连云港发布9条楼市新政

6月26日,连云港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共9条措施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其中提出,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购首套房首付最低比例由30%调整为20%;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方式,取消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与账户余额挂钩的规定;实行商转公贷款带押转贷办理模式;开展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业务;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推进为灵活就业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提高其购房能力。

同时,延长购房补贴政策,市区(不含赣榆区)转让二手住房六个月内又购置新房的,予以补贴一次应缴契税额的100%。对规上企业的产业工人和大专以上学历购房人购买首套住房(含二手住房)的发放购房补贴,补贴额为应缴契税额的80%。

此外,新政还提出,落实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在消化已建设的实物安置房源基础上推进“房票”安置制度;延长土地出让金缴交时限至一年。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连云港9条措施中5条涉及公积金政策,具体包括降低首套公积金首付至20%,优化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方式,支持商转公贷款,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以及扩大公积金覆盖面至灵活就业人员。当前,公积金政策仍是各城市支持住房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降低首付及优化贷款额度计算方式有助于降低购房者购房门槛;支持商转公等政策拓展了公积金的使用范围,盘活住房公积金,也有利于减轻购房者置业压力,提振购房者置业情绪。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5月连云港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近20万平方米,在4月低基数下,环比增长超七成,但绝对规模仍处于2022年以来较低水平。近期市场表现低迷,上周(6.19-6.25)连云港商品住宅仅成交2.4万平方米,处于低位,市场企稳恢复仍存压力。短期库存来看,截止5月末,连云港可售面积仍处高位,出清周期近40个月,库存去化压力大。

陈文静认为,连云港本次政策优化,有利于进一步修复市场情绪,带动需求入市,阶段性提升房地产市场活跃度。

多地稳楼市政策持续出台

近期,多地稳楼市政策持续出台。

6月25日,扬州发布8条最新楼市政策,对市区过往部分政策进行了延续和优化。其中提出,在市区购买改善性住房的,不再执行限购政策,其原有住房不再执行限售政策。扬州市住建局房屋产权和交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条政策旨在支持对住房有“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改善需求的家庭,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购房负担,进一步激发二手房市场活力。

6月21日,据南阳日报消息,南阳市近期在支持中心城区刚需和改善性购房方面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继续实施人才购房补贴,补贴金额1万至5万元;实施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补贴金额1万至2万元;实施购房契税补贴,按契税总额50%一次性发放;放宽住房公积金使用条件,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来支付购房首付款,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视情况提高10万-40万元。

6月18日,临沂市住建局和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住房群(团)购,鼓励开发企业组织开展群(团)购活动,对群(团)购住房可在销售价格15%幅度内优惠;支持青年人购房,参照群(团)购住房优惠政策,鼓励开发企业对青年人购买住房在销售价格15%幅度内优惠,促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支持人才购房,开展“人才购房季”活动,面向各类人才进行住房优惠销售,鼓励企业在销售价格15%幅度内进行优惠,符合条件的可同时享受人才购房补贴政策。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扬州成为近期对限购和限售进行双解除的城市,信号意义很强。此次政策进一步说明,下半年或7月份开始各地会有各类积极的宽松政策。此类政策意味着各地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或流通非常重视,也体现了对于下半年购房市场强刺激的导向。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百余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其中济南、长沙、厦门等十余城对限购政策进行放松,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如杭州已多次出台政策优化限购措施。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从公积金等方面持续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优化,多孩家庭、人才、职住平衡产业人群等是核心城市政策支持的侧重点。

责编:叶舒筠

校对:祝甜婷

乘全面注册制东风,证券时报官网全新升级

隆重上线“信披+”频道↓↓↓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