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知识有哪些
高中数学必修一:主要是基本函数。
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2.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3.函数的应用高中数学必修二:主要是空间几何。1.空间几何体;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直线与方程;4.圆与方程高中数学必修三:主要是概率和统计。
1.算法初步;2.统计;3.概率高中数学必修四:主要是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1.三角函数;2.平面向量;3.三角恒等变换高中数学必修五:主要是数列和不等式。
1.解三角形;2.数列;3.不等式高中数学选修2-1:1.常用逻辑用语;2.圆锥曲线与方程; 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高中数学选修2-2:1.导数及其应用;2.推理与证明;3.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高中数学选修2-3:1.计数原理;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统计案例。
2.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大全
这个不知道行不行啊?1、函数函数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象、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最值、反函数以及具体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在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因此须注意以下几点.(1)集合是近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集合观点渗透于中学数学内容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应弄懂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元素的性质,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同时,应准确地理解以集合形式出现的数学语言和符号.(2)函数是中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从定义、图象、性质三方面加以研究.在复习时要全面掌握、透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为了提高复习质量,我们提出下述几个问题:①掌握图象变换的常用方法(参照南师大第一学期教材图象变换一节)特别注意:凡变换均在自变量 上进行.②求函数的最值是一种重要的题型.要掌握函数最值的求法,特别注意二次函数在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以及有些问题可能隐藏范围,因此范围问题是二次函数最值的关键.另外二次分式函数的最值亦应引起注意,它的基本解法是“ ”法,当然有一部分可以转化为函数 的形式,而后与基本不等式相联系,或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③学会解简单的函数方程,认真对待指数或对数中含参数问题的求解方法,特别注意对数的真数必须“>0”,注意方程求解时的等价性.2、三角 三角包括两部分内容:三角函数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图象变换、求函数解析式、最小正周期等.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中公式较多,应在掌握这些公式的内在联系及推导过程的基础上,理解并熟悉这些公式.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和、差、倍、半角公式都是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复角(和、差、倍、半角)的三角函数.这就决定了这些公式应用的广泛性,即这些公式可以将三角函数统一成单角的三角函数.(2)了解公式中角的取值范围,凡使公式中某个三角函数或某个式子失去意义的角,都不适合公式.例如: ( )类似还有一些,请自己注意.(3)半角公式中的无理表达式前面的符号取舍,由公式左端的三角函数中角的范围决定,半角正切公式的有理表达式中,无需选择符合,但 与 的符合是一致的.(4)掌握公式的正用、反用、变形用及在特定条件下用,它可以提高思维起点,缩短思维线路,从而使运算流畅自然.例如: = ; ; ; .(5)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这是中学数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与解三角形相集合,有的还与复数的三角形式运算相联系,因此须注意常用方法和技巧:切割化弦、升降幂、和积互化、“1”的互化、辅助元素法等.3、不等式有关不等式的高考试题分布极为广泛,在客观题中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简单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初步应用.经常以比较大小、求不等式的解集、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等形式出现.在中档题中,求解不等式与分类讨论相关联;特别是近几年来强调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增加了一个代数推理题,也和不等式的证明相关联.在压轴题中,无论函数题、还是解析几何题,也往往需要使用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在复习中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1)掌握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作差、作商、平方作差、图象法.(2)熟练掌握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注意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三者缺一不可.(3)把握解含参数的不等式的注意事项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首先应注意考察是否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如果遇到下述情况则一般需要讨论:① 在不等式两端乘除一个含参数的式子时,则需讨论这个式子的正、负、零性.②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使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则需对它们的底数进行讨论.③ 当解集的边界值含参数时,则需对零值的顺序进行讨论.4、数列本章是高考命题的主体内容之一,应切实进行全面、深入地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解决下述几个问题:(1)等差、等比数列的证明须用定义证明,值得注意的是,若给出一个数列的前 项和 ,则其通项为 若 满足 则通项公式可写成 .(2)数列计算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及其性质熟练地进行计算,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3)解答有关数列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善于使用各种数学思想解答数列题,是我们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①函数思想: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都可以看作是 的函数,所以等差等比数列的某些问题可以化为函数问题求解.②分类讨论思想: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应分为 及 ;已知 求 时,也要进行分类;计算 时,应分为 时, , 时, ;求一般数列的和时还应考虑字母的取值或项数的奇偶性.④ 整体思想:在解数列问题时,应注意摆脱呆板使用公式求解的思维定势,运用整体思想求解.(4)在解答有关的数列应用题时,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有关数列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解答此类应用题是数学能力的综合运用,决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套用所能完成的.特别注意与年份有关的等比数列的第几项不要弄错.5、复数高考试题中有关复数的题目的内容比较分散,有的是考查复数概念的,有的是考查复数运算的,有的是考查复数几。
3.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考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数学》考试内容如下: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只是入门级考试,总体通过率相比省考来说,考试难度大了一些,通过率大概在30-40%左右。因为考试不限制专业,不少对教育学、心理学一窍不通的考生,也加入考证行列,再加上师范类毕业生不再直接发证,教资考试人数是非常壮大。
每年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国家教育部势必会进一步提高考试难度和报考门槛,以及在资格审核环节增加一些特殊要求。
4.麻烦推荐一下适合高中差生的高中数学基础试卷集
文科数学
以学姐我的经验来说,文科数学很好学,举一反三套老师课上设计的例题就成。因此最好最有用的复习和巩固方式就是把数学笔记仔细的过一遍,按知识点,先背诵公式,然后把例题题目重新在白纸上做一遍,然后比照规范解题步骤检查,搞清每一步的作用和意义。之后再做一遍例题,直到步骤和规范解题步骤一样(注意:这次做题的时候不要刻意去回忆规范解题步骤,而是按照正确思路自己安排步骤。)最后做老师的作业题和课上随堂练习题,这次只做一遍就行了,如果出现做错题的情况,再重复做题。最后熟练运用后就可以找课外习题做了(注意买课外练习分清文理科,文理科难度、知识点和思维方向都不同,不过你要是想冲击140-150做一些文科也能解答但只是思路难一点的题,能够开阔思路,锻炼思维缜密度,和观察力、联系能力(这点很重要,在最后的几道题中很容易最开始在凌乱稀少的条件中找不到思路开口,一旦找到了,顺步计算推理思路就清晰通顺了。),对于提分题/大题的最后一问有很大的帮助。
这里注意:基本老师留下的每一步都很有用,如果比老师的步骤多了,就说明你在解题时太过繁琐浪费时间了。步骤多了不加分,多出的步骤有漏洞(如符号错误等)还会扣分。今后多注意一些简单步骤的省略。高考时,因为紧张、环境和试卷题量本身,时间比较紧迫,大多数人堪堪写完或没答完。如果比老师的步骤少了,那更要注意,那有两种情况:一、你的思维不缜密(如分类讨论)。二、你简略的步骤过多。在高考时,可简略的步骤很多,
但有时像这道课后题设平面α∩平面β=直线L。ABC是三个点且A∈α,B∈α,C∈β,直线AB与L不平行,平面ABC∩β=m,判断L与m的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分类讨论:
1.若C点在直线L上,就有面ABC和面α重合,那么直线L与直线m重合。
2.若C点不在直线L上
∵平面α∩平面ABC=AB,平面ABC∩平面β=m
∴AB‖m
∵AB与L不平行
∴m与L不平行
又∵mс平面β,Lс平面β
∴m∩L,m与L在平面β内相交。
这个步骤“又∵mс平面β,Lс平面β”便不可省略,因为只有在同一平面内“m∩L”的结论才可成立,否则可能是异面直线。当几何或证明题你给出的答案很精短时,注意不是你的答案错误,就是你省略过度,判卷会根据省略的重要程度扣分。如果你经常跟老师一起判卷就会知道,标准答案的重要步骤上标有分数,判题老师按得分步骤给分。缺少得分步骤扣分,步骤多了不加分,多出的步骤有漏洞(如符号错误等)还会扣分。(我有一个同学,七分的几何题,省略过度,只给2分。课后老师的解释是试题答案的重要步骤分别清楚标明分值,判题老师按步骤给的4分,但“∈和с”符号混用油口了两分。这孩子倒霉催的,连最后答案都算对了!)
有疑问的话可以联系我wutong616@yahoo.cn,不过可能回答时间不定,现在我不是经常查看邮箱
5.高中数学知识
1.集合元素具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 ②描述法 ③韦恩图 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⑴ A∩(B∪C)=(A∩B)∪(A∩C) ⑵ 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⑴n元集合的子集数:2n 真子集数:2n-1;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函数 1、若集合A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 , 和 (顶点式)。
2、幂函数 ,当n为正奇数,m为正偶数,m<n时,其大致图象是 3、函数 的大致图象是 由图象知,函数的值域是 ,单调递增区间是 ,单调递减区间是 。 二、三角函数 1、以角 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 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 ,点P到原点的距离记为 ,则sin = ,cos = ,tg = ,ctg = ,sec = ,csc =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 , , ; 倒数关系是: , , ; 相除关系是: ,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 , = , 。 4、函数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周期是 ,频率是 ,相位是 ,初相是 ;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凡是该图象与直线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的递增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 ; 的递增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 , 的递增区间是 , 的递减区间是 。 6、7、二倍角公式是:sin2 = cos2 = = = tg2 =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 = cos3 = 9、半角公式是:sin = cos = tg = = = 。 10、升幂公式是: 。
11、降幂公式是: 。 12、万能公式:sin = cos = tg = 13、sin( )sin( )= , cos( )cos( )= = 。
14、= ; = ; = 。 15、= 。
16、sin180= 。 17、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sin 0 1 0 cos 1 0 0 tg 0 1 不存在 0 不存在 ctg 不存在 1 0 不存在 0 18、正弦定理是(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19、由余弦定理第一形式, = 由余弦定理第二形式,cosB= 20、△ABC的面积用S表示,外接圆半径用R表示,内切圆半径用r表示,半周长用p表示则: 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21、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ABC 中, ,… 22、在△ABC 中, ,… 23、在△ABC 中: 24、积化和差公式: ① , ② , ③ , ④ 。
25、和差化积公式: ① , ② , ③ , ④ 。 三、反三角函数 1、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 ,奇函数,增函数; 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 ,非奇非偶,减函数; 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 ,奇函数,增函数; 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 ,非奇非偶,减函数。
2、当 ; 对任意的 ,有: 当 。 3、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 四、不等式 1、若n为正奇数,由 可推出 吗? ( 能 ) 若n为正偶数呢? ( 均为非负数时才能) 2、同向不等式能相减,相除吗 (不能) 能相加吗? ( 能 ) 能相乘吗? (能,但有条件) 3、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n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4、两个正数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是 6、双向不等式是: 左边在 时取得等号,右边在 时取得等号。
五、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前n项和公式是: =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前n项和公式是: 3、当等比数列 的公比q满足 <1时, =S= 。
一般地,如果无穷数列 的前n项和的极限 存在,就把这个极限称为这个数列的各项和(或所有项的和),用S表示,即S= 。 4、若m、n、p、q∈N,且 ,那么:当数列 是等差数列时,有 ;当数列 是等比数列时,有 。
5、等差数列 中,若Sn=10,S2n=30,则S3n=60; 6、等比数列 中,若Sn=10,S2n=30,则S3n=70; 六、复数 1、怎样计算?(先求n被4除所得的余数, ) 2、是1的两个虚立方根,并且: 3、复数集内的三角形不等式是: ,其中左边在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反向(同向)时取等号,右边在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同向(反向)时取等号。 4、棣莫佛定理是: 5、若非零复数 ,则z的n次方根有n个,即: 它们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分布上有什么特殊关系? 都位于圆心在原点,半径为 的圆上,并且把这个圆n等分。
6、若 ,复数z1、z2对应的点分别是A、B,则△AO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是 。 7、= 。
8、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的几个基本轨迹: ① 轨迹为一条射线。 ② 轨迹为一条射线。
③ 轨迹是一个圆。 ④ 轨迹是一条直线。
⑤ 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 时,轨迹为椭圆;b)当 时,轨迹为一条线段;c)当 时,轨迹不存在。 ⑥ 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 时,轨迹为双曲线;b) 当 时,轨迹为两条射线;c) 当 时,轨迹不存在。
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各适用于什么情形?有什么特点? 加法分类,类类独立;乘法分步,步步相关。 2、排列数公式是: = = ;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是: 组合数公式是: = = ; 组合数性质: = + = = = 3、二项式定理: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八、解析几何 1、沙尔公式: 2、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 3、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两点间距离公式: 4、若点P分有向线段 成定比λ,则λ= 5、若点 ,点P分有向线段 。
6.高中各种学科知识大全
数学一、《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
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
i的正整数次慕。 两个互为反函数,函数赋值变换式,化归思想打前阵。
三角形式的运算。正六边形顶点处,伸缩全年模长短,化为有理式居先。
公式顺用和逆用,常用垂线和平面。 同角关系很重要,以及数学归纳法,体积射影公式活, 两个不会为实数,反解换元定义域; 三角函数反函数。
代数几何三角式,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增减看正负,椭圆双曲抛物线。虚实互化本领大。
一个复数一对数,坐标思想参数好;其余函数实数集; 中心记上数字1。归纳思想非常好,先求三角函数值,实为方程组思想。
代数运算的实质,常将数形来结合,负化正后大化小,两种思想和方法,方程化归整体算。 排列组合在一起。
方程思想整体求,多种情况求交集,中国杨辉三角形,方程思想指路明。 三种类型集大成,1两边增减变故,数学本是数形学;反函数的定义域,应用问题须转化,升幂降次它为范;向下三角平方和,须注意本质区别,变形运用加巧用。
对指无理不等式; 1加余弦想余弦,归纳原理来肯定,裂项求和公式算,熟记巧用得结果,实质就是求角度;图象互为轴对称。数形之间互转化,乘方开方极方便,思路清晰综合法。
二,化为最简求解集、《复数》 虚数单位i一出, 余弦积减正弦积。 复合函数式出现,作商和1争高下,给了方程作曲线,化为单角好求值。
公理性质三垂线。两个有限求极限,有i多项式运算、《平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
指数与对数函数,相等和模与共轭。数列求和比较难, 奇母偶子偶函数; 三,画好移出的图形,实数性质威力大,要求有序是排列。
几何运算图上看。 异面直线二面角。
万能公式不一般,定义证明建模试,原来函数的值域,等于后面两根除,画出曲线求方程,互余角度变名称。 幂函数性质易记。
数列问题多变幻。条件等式的证明,和差是由积商得,四个数值周期现。
函数图象单位圆,编个程序好思考。 六。
两种思想相辉映。图形函数来帮助。
直接困难分析好;函数性质看指数,对于解题最关键、《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 立体几何辅助线。
八: 首先验证再假定,奇数化余偶不变。 箭杆的长即是模,偶母非奇偶函数,推论过程须详尽。
非负常用基本式,横纵坐标实虚部。四条性质离不得,加法平行四边形。
计算证明角先行,复数相等来转化,原点与它连成箭。二的一半整数倍,捆绑插空是技巧。
逆反原则作指导;图象第一象限内,逆向顺向做旋转; 求解非常有规律,从上到下弦切割,再判角取值范围, 变成税角好查表;乘法除法的运算,简单三角的方程,形象直观好换名。 辐角运算很奇特,化为有理不等式。
七。诱导公式就是好,连结顶点三角形,升幂降次和差积,换角变形众公式,曲线位置关系判,帮助解答作用大。
与序无关是组合,倒数关系是对角,通项公式N项和,得意忘形学不活,先选后排是常理, 减法三角法则判,数形结合称典范。图形直观数入微。
五,步步转化要等价。利用棣莫弗公式,比较大小要不得,还有幂指对函数、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柱锥台球为代表,化归意识动割补。
归纳出排列组合,猜测证明不可少。 垂直平行是重点, 取长补短高斯法,两者—一来对应。
距离都从点出发,幂升一次角减半, 将其后者视锐角。特殊元素和位置,画图建模构造法。
关于二项式定理,数集扩大到复数。 高次向着低次代,证明步骤程序化;都说待定系数法,注意结构函数名。
和差化积须同名; 利用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一大片,周期奇偶增减现。性质奇偶与增减、《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 顶点任意一函数、三对之间循环现,保持基本量不变。
箭杆与X轴正向。分母不能等于0。
还有数学归纳法,符号原来函数判,化简证明都需要。复数实数很密切,Y=X是对称轴、组合,首先注意多考虑。
还有重要不等式。 一些重要的结论。
笛卡尔的观点对,1 减余弦想正弦。射影概念很重要。
证不等式的方法,角度皆为线线成,若要详细证明它,奇母奇子奇函数,观察图象最明显,所成便是辐角度,正面难则反证法,须将辐角和模辨,参数方程极坐标。 不重不漏多思考。
四,从 K向着K加1。计算之前须证明,开创几何新途径,注意整体代换术。
排列组合恒等式,性质乘法法则辨,旋转变换复数求。 利用方程思想解。
函数定义域好求,还须将那定义抓,错位相消巧转换、《。
7.高中数学复习点要(高三年级用)的答案,要最新版的,谢谢~~
一、复习方式 分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为基础知识的单元、章节复习。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我们从双基入手,紧扣中考知识点来组织单元过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实行严格的单元过关,对C层和B层的部分学生实行勤查、多问、多反复的方式巩固基础知识,在知识灵活化的基础上,还注重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打破章节界限实行大单元、小综合、专题式复习。第二轮复习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
复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条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在这一轮复习中,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
在数学的应用方面,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穿插专题复习(如图表信息专题、经济决策专题、开放性问题、方案设计型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向学生渗透题型生活化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理解题的理解能力。 第三轮复习是知识、能力深化巩固的阶段,复习资料的组织以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回扣教材,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
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从容地面对中考。由于考前的学习较为紧张,往往有部分学生易焦虑、浮躁,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在此阶段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心态及时作出调整,使他们能以最佳的心态参加中考。
中考数学复习黄金方案 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初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 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为此,我谈 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初中数学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两方面。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 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 中的例题式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 本为主。 例如辽宁省2004年中考第17题:AB是圆O的弦,P是圆O的弦AB上的 一点,AB 10cm,AP 4cm,OP 5cm,则圆O的半径为() cm。
本题是初三几何课本的原题。这样的题还很多,它告诉我们学好 课本的重要性。
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 就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一味地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练习 题,其效果并不佳,所以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 到举一反三。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中考有近70分为基础题,若把中档题和 较难题中的基础分计入,占的比值会更大。
所以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应 做到熟练、正确、迅速。上课不能只听老师讲,要敢于质疑,积极思 考方法和策略,应通过老师的教,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 尤其在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过程中,应感悟出如何正确思考。
3、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 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
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 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 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 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 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等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二、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基本能力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体 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相关学科相联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能把 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目前阶 段应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 方法的归纳。
纵观中考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考查运算 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纯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是 强调阅读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平时做题时应做到: 1)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平时加强自己审题能力的锻炼,才能做到变更 命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2)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变 通思维方式。注重自己思维的广阔性,对于同一题目,寻找不同的方 法,做到一题多解,这样才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优化解 题方法。
3)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后能找到图形之间的联 系,知道哪些量没变、哪些量已改变。例如:折叠问题中折叠前后图 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方 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
“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 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
8.高中数学必考知识总结
高考的重点一般在 常用函数 常用双曲线+直线 数列 三角
二项式定理 立体几何 排列组合加概率等其他一些知识是比较小的部分
重要的是基础 高一的话上课的基本解题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 并且不能忘记 到了高三再练习就很麻烦了 还有不要忽视概念 往往很多题目是考概念的
难度方面要视文理科而定 但是70%题目肯定用基本知识就能做的 20%需要结合各种知识并且动脑 真正有难度的题目只有10%
如果数学是弱项就一定要重视知识的反复整理和练习 不一定要以制做题 而是要把做错的题目和典型的题目反复练习 基本的方法和解题思路是很重要的
还有就是 不能放弃 数学学科要有明显提高一定有一个过程 一般是半个学期到一个学期的时间 如果一旦放弃就功亏一篑了
高中数学主要是代数,三角,几何三个部分.内容相互独立但是解题时常互相提供方法,等高三你就知道了.
必修的:
代数部分有:
1 集合与简易逻辑.其实就是集合,命题,充要条件三点,很浅显高考也不会单出这类的题
2 函数.先是对于函数的描述,有映射定义域对应法则植域;然后是性质,三个,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后是指数函数还有对数函数,是两个基本的函数,要研究他们的性质和图象
3 三角.三角其实就是个工具,比较烦人,公式背下来再多练练用的滚瓜烂熟就行了
4 几何.也就是平面解析几何,用坐标法定量的研究平面几何问题.学几个定义,然后是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
哎对不起啊现在我也高三总复习了一说就随口说了这么多,其实你不用知道那么多,三年呢自然而然就都学了.
现在建议你最好能对数学感兴趣,自己暗示自己一下;上课认真听讲,把知识记牢,免得以后补很麻烦;学会总结,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