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保新政策有哪些(社保的五大新调整)

第一,社保缴费基数上调

参保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上一年社平工资的60%-300%核定,职工工资高于社平工资的300%时,按照最高基数缴纳社保;职工工资低于社平工资的60%时,按照最低基数核定;工资在社平工资的60%-300%之间,则是按照实际工资核定基数。

由于经济和社平工资增长,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逐年上调,部分参保职工社保缴纳金额将随之上涨。对于参保职工来说,总工资不变,社保缴费成本增加,短期可能导致到手的工资减少,但长期看,缴费越多,养老金越高,享受的涨钱待遇也越好。

第二,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和补发

截止目前,还没有省市公布养老金上调方案,预计各地将集中于7月份公布上调方案,并在7月底之前将上调的养老金补发到位。不过退休人员要注意了,补发的人员范围是2021年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言外之意,今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今年1月首次领取养老金的人、城乡居民待遇领取人员以及养老金领取状态异常的人不能享受养老金上调待遇。

第三,河南、安徽医保改革

2022年是各地医保集中改革的一年,其中,河南和安徽将从7月1日开始实施医保新政,医保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改进个人记账发放,只有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不在计入个人账户,这意味着进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减少;其二,将个人账户减少的资金用来提高门诊待遇,过去小病住院不划算,门诊治疗费用又太高,切实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经过这次改革后,门诊的费用也可以纳入报销范围;其三,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给家庭成员共享,真正实现了一人参保,全家共济。

第四,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重新核算

2019年,国家统一了社平工资的统计口径,将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统计范围,由此拉低了社平工资基数。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待遇不降低,有的省市采用了过渡性的办法,即每年公布单独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核算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有部分省市仍然采用上年社平工资来计算养老金,通常各省市本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1、12月集中公布,社平工资年中公布,这两个关键指标的公布时间都具有滞后性,那么对于在数据公布前退休的人,就只能参照上一年的数据临时核算养老金,等到实际数据公布后在进行补差,也就是说,从7月份开始,今年退休的人就要陆续受到补发的养老金差额了,每月的养老金也会出现明显上调。

第五,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社保和公积金迎来利好

我国有超2亿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建立健全灵活就业社保势在必行。仅是今年7月份,灵活就业人员就迎来了多项利好,①安徽、广州等非本地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将可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或者居民医保,解决了灵活就业人员报销难、看病难的麻烦;②九江市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随着灵活就业人员待遇保障越来越完善,缴纳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有望扩大到全国所有的灵活就业人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