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准则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影响是什么
一、新准则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 一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需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成者,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直接编制者,他们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否符合各项要求。 按照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对暂时性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实质是本期比企业预计的纳税多了,将来可少交税,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所以本期可确定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实际工作中,见于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该应纳税所得为未来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末期转回相应增加的应纳税所得,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根据该项规定可看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有三个条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首要前提是当期有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数量是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当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 对于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较易判断,但对于第二条中的“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却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我国现行从业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低、素质低等问题。过去,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简单的应付税款法,当期不确认递延税款,因此大量会计人员对递延税款的概念非常模糊,新准则引入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更是增加了理解难度。
在新会计准则中出现了会计人员未知的一些业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依靠会计人员自己的职业判断来衡量,这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当有合理的证据表明预期未来的所得税利益将会实现时,才能将递延所得税的资产进行确认。
新会计准则一方面加大了账目处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另一方面也给财会人员处理账务时更大的空间,这就需要财务人员拥有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不是滥用会计估计。 因此,企业应鼓励会计人员参加新准则培训,提高对新准则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同时,为了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判断能力,要通过提高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的门槛,加强会计人员的后期教育,逐步培养出一批中高级会计人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当企业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其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可以看出,当应交的企业所得税金额一定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与所得税费用金额呈负相关关系。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不合理,就会引起当期所得税费用不合理,即当期账面净利润失真。
二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除了要求应对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合理确认之外,还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也提出了要求。
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谨慎性原则,新准则要求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即预计未来所得税的利益不能实现的,应将不能实现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反映当前有关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实现情况,同时确认为本期所得税费用。
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又应当转回。另一方面是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从该项规定可看出,新准则要求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真实反映其可实现情况,当可实现的金额低于其账面余额时,应计提该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即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可实现金额增加时,应对以前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补充确认。
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实现金额是随着企业经营形势的改变而改变的,需要会计人员对未来事项具备高瞻远瞩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是预期税率的确定需具备职业判断能力。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当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预期方式相一致的税率。 由于所得税税法中有优惠税率的规定,导致预期税率与许多不确定因素相关。
不论是在现行所得税税法中,还是在即将实行的新所得税税法中,对于不同行业或一个企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收入有可能适用不同的所得税税率。作为会计人员,要对预期税率做出职业判断,必须对本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类型、经营规模等先进行合理预测,这样才能确定与预期方式对应的税率,从而进一步确认当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率的种种繁复的规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知识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高的途径 一是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专业能力是将专业知识具体落实在会计实务与实践中的能力,这是。